大众网记者 潘超 青岛报道
暑假“看护难”是萦绕众多家庭的普遍焦虑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街道,一场以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等为依托、青年力量为主角、多元课程为载体的暑期公益托管实践,不仅有效纾解了这一民生痛点,更在社区治理、青年成长、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激荡出深远涟漪,绘就了一幅温暖而充满生机的民生画卷。
织密“15分钟托管圈”,让精准服务真正暖民心
“以前暑假,心总是悬着!孩子一个人在家,不是抱着电视就是粘着手机,让人操心。现在好了,托管点就在小区党群服务中心,溜达几分钟就到,早上送过去,晚上下班顺路接,省心又放心!”前湾社区居民李女士的感慨,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。
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晨光园商圈党建阵地、集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,黄岛街道建立了11处公益托管点。其中,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周边1公里内的居民家庭,晨光园商圈党建阵地紧邻商场、快递站点,专门为外卖员、快递员、商场职工等新就业群体打造“单位旁托管”,同时街道在集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单独设点,解决货车司机等群体的看护难题。
从社区到商圈,一张细密的网,稳稳“兜”住需求,让“上班送娃,下班接娃”从愿景变为日常。
“服务不仅要‘近’,更要体现党组织的‘暖’。”黄岛街道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针对新就业群体“工作时间灵活、接娃时间不确定”和双职工家庭“假期辅导难”的痛点,托管班在安全防护等细节上做足了“绣花功夫”,“目前,每个托管点配备2名社区工作人员,每日3次安全巡查,全面配备应急药箱、消防器材等物资,筑牢全天候守护的安全堤坝。”
“3+X”课程体系育新苗,实现动静相济助成长
“老师,你看我用黏土捏的码头!”在黄岛街道前湾社区阳光居托管点,7岁的小曦举着作品兴奋地展示。这个暑假,他在托管班不仅完成了作业,还学会了用画笔记录家乡风景,在科普实验中探索自然奥秘。
为让托管有“料”更有趣,黄岛街道以“专业团队+标准体系”整合辖区公益组织、中小学教师及55名大学生志愿者力量,组建专业托管团队,并制定《学堂运营手册》,以涵盖教学管理、安全保障等6项核心标准实现规范化运行。
上午的“学业加油站”里,志愿者们分组辅导作业,针对性巩固语文、数学等基础学科;下午的“成长乐园”中,孩子们在手工课上用黏土捏出“我的家乡”,绘画课上用画笔勾勒海滨公园的晚霞,传统文化体验课上跟着老师感受24节气里的夏日智慧。连平时坐不住的孩子都能专注投入两小时,正如外卖骑手樊师傅所说:“孩子在这里写完作业还能学技能,我们跑单时手机里收到老师发来的照片,心里踏实得很。”
此外,街道还积极引入消防、急救等专业力量,变枯燥说教为沉浸体验。孩子们在逼真的模拟火场中弯腰捂鼻、有序“逃生”,在专业指导下学习包扎伤口、练习心肺复苏,通过趣味互动游戏牢记交通规则与防溺水知识。每一次演练、每一次实操,都在无声地锤炼着孩子们的“安全本能”,让防护意识深植于心。
青春力量传薪火,从“暑期服务”到“幸福生态”
“瞧!把这张纸折成荷叶的形状,再细细画上叶脉,一枚充满小暑韵味的节气书签就诞生啦!”在晨光园商圈托管点,返乡大学生小张正手把手教孩子们做手工。这个暑假,她放弃了实习机会,回到家乡当起孩子们最爱的“小张姐姐”。
在Young光公益学堂,像小张这样闪耀的青春身影共有55名。他们响应组织号召,带着学识与乡情,让“党建带团建,青春伴成长”的故事天天上演。
思政专业的小李,用童言童语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传奇,为孩子们破译“信仰密码”;中文系的小陈,策划“诗词里的夏天”,带孩子们从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读到杨万里的清新,从古老谚语中品味节气智慧;生物专业的小王,则带来“节气里的自然”实验课,小暑时节,引导孩子们观察荷叶神奇的“疏水魔法”,揭秘古人的饮食智慧……
他们不仅是“老师”,更是贴心的“大朋友”。午休时陪孩子“趣玩”跳棋,户外活动时为孩子们撑伞续水,发现情绪“小乌云”就蹲下身耐心倾听……青春的活力感染着少年,服务家乡的过程也让他们重新认识脚下这片热土。
“以前总觉得家乡小,现在才发现,这里的每棵树、每个孩子的笑脸,都藏着让人心安的力量。”志愿者小李的感悟,正是许多返乡学子的心声。
从志愿奉献到人才反哺,形成“来”与“留”的闭环
“我们希望他们不仅是‘付出者’,更是‘收获者’,让服务家乡成为人生路上的珍贵一课。”黄岛街道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平台的深意。
据了解,黄岛街道为志愿者们精心搭建了“成长阶梯”,建立长效跟踪关怀机制。通过定期组织交流座谈,提供就业指导、技能培训、辖区优质企业参观调研等服务,为志愿者出具实践证明、寄发学校感谢信,对表现突出者优先推荐辖区企业实习岗位,纳入青年人才库进行跟踪培养。
此外,公益学堂的影响远不止于暑期。在社区治理层面,它成为激活基层服务的“催化剂”,带动家长参与社区事务,形成“服务换信任、信任促参与”的良性循环;在招才引才层面,“青年带少年”模式催生“反哺家乡”新动能,据了解,现已有8名参与志愿服务的返乡大学生与辖区企业达成就业意向;在文化传承层面,节气课程、方言诗词等活动让本土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扎根少年心中。
这个夏天,黄岛街道的公益学堂里,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将是最动听的背景音。“幸福黄岛·Young光公益学堂”的成功实践,是黄岛街道深耕基层治理、做优党群服务的一次温暖答卷。正是这件“小而美”的“关键小事”,让这个城市更有温度,更有质感。
弘益配资-弘益配资官网-网络配资炒股-配资讨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