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跟着我爸看《三国演义》电视剧,他总指着屏幕说:"这五虎上将啊,个个都是万中挑一的狠角色。" 那时候我眼里的关羽简直是神,青龙偃月刀一挥,感觉电视屏幕都跟着晃。可后来把《三国演义》原著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,才发现这里头的门道可不少 —— 五虎上将到底谁最能打?真不是关羽排第一。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全按原著来,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。
关羽:名气最大,短板也最突出"威镇乾坤第一功,辕门画鼓响咚咚。"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,一出场就自带光环。温酒斩华雄那节,我头回读的时候,恨不得拍桌子叫好:"这酒还没凉呢,华雄的脑袋就没了!" 斩颜良、诛文丑,过五关斩六将,放现在就是 "顶流网红" 的战斗力。但您细品原著就会发现,关羽打的胜仗,多半胜在 "气势" 和 "突袭"。
就说斩颜良这事儿,书里写 "颜良正在麾盖下,见关公冲来,方欲问时,关公赤兔马快,早已跑到面前;颜良措手不及,被云长手起一刀,刺于马下。" 您瞧,这里头有赤兔马的加成,也有颜良没反应过来的因素。再看他跟黄忠交手,长沙城下打了三次,第一次打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,第二次关羽使拖刀计,黄忠马失前蹄,第三次黄忠射箭故意射盔缨 —— 说白了,黄忠要是真下死手,关羽未必能讨到好。
展开剩余84%可关羽最大的毛病就是 "傲"。孙权想联姻,他来句 "虎女安肯嫁犬子";糜芳、傅士仁稍微出点错,他就放话 "回来再收拾你们"。这种性格放在战场上,就是致命的弱点。败走麦城时,他带着十多个骑兵突围,结果被潘璋的部将马忠用绊马索擒住 —— 您琢磨琢磨,要是赵云处在这种绝境,说不定能杀出重围呢?所以说,关羽是 "顶级猛将",但要论综合战力,还真不是五虎里最强的。
张飞:猛起来像张飞,细起来像张良"长坂桥头杀气生,横枪立马圆眼睁。" 张飞这形象,简直跟 "粗人" 画等号了,但原著里的他可不止会吼。长坂坡他带二十个骑兵吓退曹军,可不是光靠嗓门,而是用了疑兵之计,让士兵在马尾拴上树枝跑起来扬尘。打严颜的时候,他先是假装暴躁要杀俘虏,实际上是套出了路径,最后生擒严颜还亲自给他松绑 —— 这哪儿是莽夫啊,分明是 "粗中有细"。
要说单挑,张飞是五虎里唯一一个敢多次硬刚吕布的人。虎牢关 "三英战吕布",他先上去跟吕布打了五十回合;徐州城又跟吕布打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。要知道吕布可是公认的 "武力天花板",能跟他硬碰硬的,整个三国都没几个。还有战马超,葭萌关下从白天打到黑夜,换了三次战马,挑灯夜战还是平手,最后还是诸葛亮用计才收服了马超。
但张飞吃亏就吃亏在脾气太爆。喝了酒就爱打人,最后被范疆、张达砍了脑袋 —— 这要换作赵云,怎么可能让身边人有机会近身?所以张飞的武力值是 "超一流",但情商和自控力拖了后腿,排战力的时候得把这事儿算上。
赵云:三国 "六边形战士",真正的全能王"血染征袍透甲红,当阳谁敢与争锋!" 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,这一段我每次读都热血沸腾。书里写他 "怀抱后主,直透重围,砍倒大旗两面,夺槊三条;前后枪刺剑砍,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。" 您琢磨一下,这可不是简单的勇猛,而是兼具武力、耐力和智慧 —— 换关羽来,怕是杀到一半就被围住了,换张飞可能杀得性起忘了突围的目标。
赵云的战绩太全面了:年轻时跟文丑打五六十回合平手,救了公孙瓒;穰山之战,他单枪匹马杀退张郃、高览,保护刘备突围;截江夺阿斗时,面对东吴水军,他跳上敌船就抢孩子,还顺手杀了周善;老年时北伐,七十岁还能阵斩西凉名将韩德父子五人。最难得的是,他几乎没吃过败仗,连诸葛亮都夸他 "子龙一身都是胆也"。
更关键的是,赵云的 "稳" 是五虎里独一份的。关羽傲,张飞莽,马超冲动,黄忠年龄大,只有赵云从头到尾没犯过原则性错误。论统兵,他曾在箕谷以少量兵力断后,全身而退;论情商,他劝刘备不要伐吴,"国贼是曹操,非孙权也"—— 这格局,比关羽、张飞高多了。要按现在的话说,赵云就是 "战力高、情商高、续航能力强" 的全能型选手。
马超:西凉 "锦马超",猛归猛但缺了点 "心眼""潼关战败望风逃,孟德怆惶脱锦袍。" 马超刚出场就给曹操来了个 "割须弃袍",把曹操吓得魂飞魄散。原著里他跟许褚 "裸衣斗马超",打了两百多回合,许褚卸了盔甲还是平手,最后许褚扔了刀挟住马超的枪,把枪杆都拗断了 —— 这画面想想都刺激,俩猛男纯靠蛮力硬刚。
还有战马超那回,张飞跟他从白天打到晚上,俩人都换了马接着打,诸葛亮在城上看了都说:"马超之勇,不可轻敌。" 但马超有个大问题:打仗全靠一股狠劲,缺谋略。被曹操用反间计离间韩遂后,他立马就信了,结果兵败如山倒,连老爹马腾都搭进去了。后来投靠张鲁,又被诸葛亮用计劝降,本质上还是 "头脑简单,四肢发达"。
而且马超的 "续航" 不如赵云。他最巅峰的时期就是潼关之战,后来在蜀汉阵营里,除了吓退刘璋(当时刘璋听说马超来了,直接吓投降了),没啥特别亮眼的战绩。论单打独斗,他能跟张飞、许褚持平,但论综合能力,比赵云差了一大截。
黄忠:老当益壮的 "神射手",可惜吃了年龄亏"老将说黄忠,收川立大功。" 黄忠出场时就六十多岁了,但战斗力一点不含糊。长沙城跟关羽打,第一战打了一百多回合,关羽回去就跟关平说:"老将黄忠,名不虚传:战百余合,全无破绽。" 第二战黄忠马失前蹄,关羽没杀他,第三战黄忠为了报恩,只射关羽盔缨 —— 这箭术,三国里能比得上的没几个。
定军山斩夏侯渊那仗,才是黄忠的高光时刻。书里写他 "一马当先,驰下山来,犹如天崩地塌之势。夏侯渊措手不及,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,大喝一声,犹如雷吼。渊未及相迎,黄忠宝刀已落,连头带肩,砍为两段。" 这一刀跟关羽斩颜良有点像,但夏侯渊是曹魏名将,镇守汉中多年,这战功分量可不轻。
但黄忠最大的短板就是年龄。他巅峰期太短了,加入蜀汉时已经老了,跟其他四位比,体力和耐力明显吃亏。要是他年轻二十岁,怕是能跟关羽、张飞掰掰手腕,但岁月不饶人,只能排在五虎末尾。
战力排名揭晓:赵云才是五虎第一?说了这么多,咱按原著战绩排个序:
赵云:长坂坡七进七出、截江夺阿斗、北伐斩五将,无败绩,综合能力拉满,排第一没争议。 关羽:斩颜良诛文丑、过五关斩六将,武力值顶尖,但性格缺陷太致命,排第二。 张飞:硬刚吕布、战马超,勇猛程度不输任何人,但情商拖后腿,排第三。 马超:潼关之战惊天下,单打独斗很强,但缺谋略、续航短,排第四。 黄忠:箭术绝伦、定军山立功,但年龄限制太大,排第五。可能有人要问:"关羽不是 ' 武圣 ' 吗?怎么排第二?" 您别忘了,《三国演义》里的关羽是被 "神化" 的,真实战力得看实际表现。赵云从头到尾没打过败仗,无论是单挑还是统兵,都找不出明显短板,这才是 "六边形战士" 的厉害之处。
结语:三国猛将各有千秋,何必争个高低?
"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" 五虎将之所以让人着迷,不是因为谁比谁强,而是他们各有各的血性。关羽的忠义,张飞的勇猛,赵云的周全,马超的刚烈,黄忠的不屈 —— 这才是三国最动人的地方。
小时候总爱跟小伙伴争谁是 "第一猛将",现在想想,争来争去没啥意思。就像书里写的:"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" 英雄们在历史里留下一笔,够咱们琢磨一辈子了。您要问我最喜欢谁?我还是选赵云 —— 不光能打,还活得明白,这才是真本事啊。
发布于:山西省弘益配资-弘益配资官网-网络配资炒股-配资讨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